《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2 04:40:08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幻灯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变化,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是第一次来榔坪,昨天在车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远啊!幸好有了汽车,要是以前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要来你们这里,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一想,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方便、舒适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那让我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

2、师:那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生:是科学技术。)

3、师:对,是科学。今天让我们随着中国社科院的院长路甬祥爷爷一起去感受科学的魅力,一起走过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一起读读课题吧。(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师:带着这些疑问,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希望你能有收获。

2、师: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幻灯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四、朗读理解,交流感悟。

1、师:谁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课文讲了什么?谁又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句话。(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吗?你们在哪里找到的答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还会有哪些发现?

3、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非常相近,谁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吗?

4、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呼风唤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上横线。

5、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师:你找的地方和老师找的一模一样呢,(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告诉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地星球变成联系机密的“地球村”。)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①用引读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20世纪——,20世纪——这还是一个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世纪,因为——)

②引导学生说话,练习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感悟。

③回归课题,激发情感。师:面对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的生活,面对这样多的科学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④感情朗读。师: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对比我们生活的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看看我们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把那样的社会称之为——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①用“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引导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科学技术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奈。

②师:在那样无奈的现实中生活,我们的祖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那些愿望?是谁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千里眼”就是现在的什么?“顺风耳”又是现在的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腾云驾雾的呢?(一连串的提问再次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3)、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出示雪景图片和文字: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师: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谁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呢?又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②师:几千年的梦想,上万年的愿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喜,好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的惊喜之情,愿意听我读吗?(教师范读指导)谁还想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重点读古诗)带着这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我想,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亲人诉说衷肠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科学正在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会说:——(学生朗读,幻灯出示句子: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所以,伯特兰.罗素要说——科学还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也说——(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五、延伸拓展、关注科学。

1、师“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们倍感那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21世纪,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纪,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你同组的小伙伴尽情的畅谈,尽情的展望。(学生交流,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写一写)

2、师:科学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让它变得神奇的还是我们人类。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你们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师: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你们课外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 ……此处隐藏21407个字……雨的世纪。”

2、畅谈未来,提出希望: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五、布置作业:用《畅想二十一世纪》为题写一段话或者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 (创造神话 创造奇迹)

幻想-------- 现实

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由谈话导入,接着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再质疑课题,读课题之后提出疑问,带着疑问进入课文,学习一二段,解决“世纪”和“呼风唤雨”的意思。理解课文中诗句意思。

不足之处:设计的问题指明性不够强,学生比较难理解;认识到语速比较快;让学生说的比较少,也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4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师板(“呼风唤雨”)同学们“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你印象中谁最能“呼风唤雨”

生;我仿佛看到那些神仙、孙悟空

师;是啊,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他们往往把自己美好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 走进中国科学院士路甬祥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世纪”中去验证一下吧!

二、联系生活,学习第2、3、4自然段

那么文中的“呼风唤雨”指什么呢?一个世纪是多少年?这里是指哪个世纪?请五位同学读课文,

生:这个世纪是20世纪.

师:20世纪(1999--20xx).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句话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

生: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这样一问一答,这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请女同读问、男同读答。

师: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师:谁能说说“发明”和“发现”不同的地方?

生:发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或找到的规律。

生:发明是通过探索创造出来的东西。

师:发现是看到或找到,而发明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有谁能运用其中的词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我这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能不说(手指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在这两个时间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边读边画)

生:上百万年和20世纪。

师:上百万年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0世纪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师: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对比

师:我们一起走进上百万前人们的生活。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语?你试着读一读

生:我觉得要读好“一直”。更能体现远古时代人们上百万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发散思维,导入新课:

1、假如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

2、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带给了人们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演示,小结,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呼风唤雨”这个词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共读课文,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做到声音自信、朗读正确、流利。

2、分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谈一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本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

4、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边读边交流。

课件出示辅助练习,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世纪。

② (谁)靠 (什么)呼风唤雨。

③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诗)来形容。

④20世纪人类的科技成就 (用一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⑤是 (什么)创造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自主学习,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围绕中心段来写的。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找边总结。

3、全班朗读汇报交流:

①读第2自然段,并对比“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朗读总结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②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作对比: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总结: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⑤齐读第5段,根据相关语句,师生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1、再次谈谈你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结合我们的身边,再次谈谈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1、小练笔:《畅想未来》

2、手抄报:《科技时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